本报记者 黄仕强
“红岩精神不是书本上的文字,也不是‘沉睡’的革命遗址,而是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信仰,激励我们立足岗位,再立新功。”日前,在重庆九龙坡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内,重庆市劳动模范毛铁轻轻抚过一本珍藏多年的《挺进报》复刻版,动情地对数十名外卖员、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说道。
这是重庆市总工会打造“红岩思政”的生动案例。今年3月,重庆市总工会在红岩精神重要发祥地沙坪坝区启动“重庆工人红岩大思政课”,旨在全面提升职工思政水平,助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、品德高尚、爱岗敬业、自强不息的新时代重庆职工队伍。
重庆市总工会党组书记、副主席余季平表示,市总工会聚焦构建特色化思政体系、打造立体化思政矩阵、发展浸润化思政格局三大维度,着力打造“重庆工人红岩大思政课体系”,精心培育“红岩思政”育人铸魂品牌,构建起“立体化、沉浸式、实践型”思政教育模式。职工们不再是思政课的“观众”,而是化身为“践行者”,立足岗位勇挑重担。
“红岩魂”浸润职工心
“革命先烈张露萍在24岁那年,用生命诠释了情报工作者隐秘而伟大的真谛……”在渝中区枇杷山宝库,该区40余名企业职工一边屏息凝神地聆听讲解员深情讲述,一边触摸斑驳的砖墙,思绪飘回70多年前。隐约间,那紧张而急促的无线电波声在耳畔回响。
在重庆,类似这样充满“红岩味”的思政课已成常态。今年以来,重庆的劳模工匠、思政老师们深入车间、学校、社区、工会驿站等地,将红岩精神转化为一场场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的生动宣讲。同时,众多革命遗址也成为思政课的“历史课堂”。
为让红岩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,近年来,重庆市总以红岩精神为根基,通过组建专家库和宣讲队伍开展常态化宣讲;将革命遗址、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成“实景课堂”等方式,让职工“沉浸式”接受红岩精神带来的思想洗礼。
“市总工会还引入评估反馈机制和职工学习激励机制,以‘宣传触达—活动吸引—互动激活—激励驱动—文化浸润—技术支撑’全链条设计,定期评估红岩思政教育效果。”余季平说,根据反馈信息,各级工会可以精准调整思政课的重点和形式,若发现职工对红岩历史中的某个特定事件兴趣浓厚,便在后续的思政教育中,深挖该事件的背景、过程和影响,让职工听得懂、记得住、用得上。
立体矩阵让“说教”变“共情”
“那些曾经只在书本上出现的名字,此刻变得鲜活起来,跨越漫长岁月,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。”近日,在重庆1949大剧院内,中铁二十局房地产公司职工王焕丽观看完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《重庆·1949》后,心情久久不能平复。
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,正是重庆市总构建“立体化思政矩阵”的生动注脚。
重庆市总工会宣教网络部负责人介绍,一方面,市总工会深度挖掘劳动模范的实干精神、巴渝工匠的精湛技艺、优秀思政教师的理论素养等智慧资源,建立“重庆工人红岩思政课”专家名师库,每年组建100个专家名师队伍,培养100名“思政理论+产业实践”双师型名师,组建10支宣讲队伍及“宣讲轻骑兵”队伍,将“红岩思政”全方位融入职工工作与生活场景。另一方面,充分利用重庆1949大剧院、红岩村、赵士炎烈士馆等场景资源,设立10个“渝工红岩实践教学点”,打造10个“渝工红岩产教融合联盟”,遴选10条工运研学线路,让广大职工在行走中感受红色历史。
此外,重庆各级工会也打造出具有区域特色的思政教育矩阵。例如,渝中区总工会以“母城惠工·思政铸魂”为主线,在班组、职工书屋等阵地建立班组“思政课”、阅读“思政班”、网络“思政台”;沙坪坝区总工会以“剧—课—云”三维联动,实现思政教育从“千人一课”向“千人千课”转变;璧山区总工会打造“情景思政 +”,构建起全域覆盖、沉浸体验的红岩文化育人生态。
截至目前,重庆全市思政矩阵累计举办百余场线上线下活动,覆盖职工500万人次。“工会事事有思政、干部人人讲思政、工人处处学思政”的氛围已然形成。
职工从“被动听”迈向“主动行”
日前,一场以“弘扬红岩精神 坚守初心使命”为主题的宣讲活动,在国网重庆市南供电公司生产管控中心电缆运检班举行。全国劳动模范张毅以自身30年如一日坚守电力一线、攻克无数技术难题的亲身经历为蓝本,对青年职工讲述他对红岩精神中坚韧不拔、无私奉献品质的理解与践行。今年以来,该公司已在班组一线举办了16场类似的宣讲活动,覆盖近500人次。
记者了解到,近年来,重庆各级工会结合新时代职工特点,立足发展“浸润化”思政格局,让红岩精神以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方式,推动职工实现从思政课堂上“被动听”到立足岗位“主动行”的转变,使红岩精神真正融入职工血脉、化为行动自觉。
不久前,重庆市教科文卫体工会在重庆外语外事学院举办“重庆工人红岩大思政课”宣讲展示活动,邀请系统6位劳模工匠、思政教师进行示范宣讲,推动高校思政课堂成为“跨学科、跨时空、跨场景”的育人实践;九龙坡区探索出“政校企”协同育人模式,区委宣传部、区总工会、职业教育中心、企业等多方携手,在车间、校园、社区打造“红岩课堂”,推动职工将红岩精神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
余季平表示,下一步,重庆市总将持续优化专家名师队伍,提升授课质量;深入挖掘红色资源,打造更多精品思政金课;拓展工运研学线路,让职工在行走中学习;进一步建设实践教学基地,为职工提供更多实践机会,让红岩精神成为全市职工投身重庆高质量发展的“动力源泉”。
尚竞配资-尚竞配资官网-正规配资网-配资操盘十大技巧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